良醫

改善飲食生活習慣 告別3大消化系統病

都市人生活節奏急速、壓力大,胃痛、胃氣、消化不良等情況十分常見,但背後隱藏的問題或可大可小,絕不能輕視!

常見的3大消化系統疾病包括胃酸倒流、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究竟病徵有何不同?要治療或預防又有什麼方法呢?

Advertisement

(香港訊)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包括胃酸倒流、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其中胃酸倒流會令人出現“火燒心”的感覺、喉龍痛等,胃酸倒流可能會令食道受損,增加患上食道炎、食道潰瘍,甚至食道癌的機會。

養和醫院家庭醫學專科周詠文醫生表示,正常情況下胃部及食道之間的賁門括約肌,會在食物進入胃部後自動收縮,防止胃酸倒流。但如果進食後很快平躺,就會令胃酸倒流至食道;其他情況例如肥胖導致賁門括約肌鬆弛、橫膈膜括約肌因年長或退化而鬆弛,形成“橫膈膜小腸氣”,都會增加胃酸倒流的機會。

少吃多餐改善胃酸倒流

他說,要改善胃酸倒流,最簡單的方法是從飲食及生活習慣着手,少吃多餐、避免睡前兩小時進食及減輕壓力等。另外可服用抗胃酸藥物及質子泵抑制劑減少胃酸,如情況嚴重,亦可考慮接受手術收緊括約肌。

ADVERTISEMENT

另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會經常胃痛、有胃氣、進食後長時間都感到未消化。

他指出,這個問題在年輕人身上較常見,或與他們的工作壓力大、生活或飲食時間不規律有關。如果徵狀持續,會建議患者照胃鏡排除胃癌,及檢查是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或胃潰瘍等問題。

治療方面一般會處方減少胃酸的藥物,

但要徹底解決功能性消化不良,

同樣必須要改善飲食及生活習慣,

避免暴飲暴食、

進食辛辣或油膩食物及過量飲酒。

幽門螺旋桿菌引致胃痛

除了功能性消化不良,幽門螺旋桿菌亦是引致胃痛的常見原因,有數據顯示約有4成的人都帶有幽門螺旋桿菌,但只有百分3至4的人會出現胃痛、胃酸倒流等病徵。

幽門螺旋桿菌會引起胃黏膜輕微慢性發炎,如果一直不處理將導致反覆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食道癌等。

病徵輕微的患者,可以考慮驗血或做呼氣測試,從而得知有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病徵嚴重者則建議進行胃鏡檢查。周詠文表示,不是所有帶菌者都必定要接受治療,但如果患者同時出現消化不良或胃炎,就必須及早治療,包括服用抗生素及抑制胃酸的藥物,清除幽門螺旋桿菌,減低演變成胃癌的風險。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