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急則治標 緩則治本 中西醫合治 心臟病慢阻肺

(吉隆坡訊)心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頭號殺手,生命攸關,容不得出任何差錯。對於心絞痛病情不穩定、急性心臟病發作,或曾接受血管成形術(angioplasty,俗稱通波仔)、冠狀動脈繞道手術(CABG,或稱搭橋手術)的患者前來諮詢時,劉曉航中醫師(Liu Xiao Hang) 一概陳以利弊,鼓勵他們先接受西醫治療,等待病情穩定後如還有症狀或身體虛弱表現時才加用中藥治療。

Advertisement

他指出,在大馬要推廣中西醫結合,需要注意一大重點,那就是中醫亂停西藥的問題。

過去屢屢見到大馬中醫停用西藥的案例,不久前遇到的一例,一名中醫竟然叫一名嚴重心臟病患停用所有西藥,僅服中藥,結果釀成第二次心臟病發作,心肌廣泛壞死,心臟功能嚴重受損。

ADVERTISEMENT

他說,在心血管的治療中,有一種情況是中醫可以全力以赴的,那就是有些老年缺血性心臟病患,當西醫所能應用的治療都用上了,或者某些特殊治療有禁忌,其病情又不穩定,這時加用中藥治療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典型的是有一位80多歲的老年婦人,3條血管嚴重病變,曾做過通波仔手術,因身體虛弱,西醫拒絕做搭橋手術,在加用中藥治療後,病情逐漸穩定,持續中西合併治療延長了她4年左右的生命,而且生活質量不錯。在我門診收治的心血管患者中,有相當大部分是這類患者。”

“在大馬,另一個中西醫結合治療大有可為的疾病就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簡稱慢阻肺)。隨着人口的高齡化,這種疾病的發生率,也在升高並成為全球第四大死因。”

他提及,全球每小時有250人因氣管狹窄呼吸困難、慢性咳嗽及肺功能下降而死亡,其中以長者為多,有肺氣腫、慢阻肺及肺纖維化的患者普遍生活質量很差,飽受氣喘或咳痰的折磨,而西醫的治療多是呼吸氧氣、服用抗生素或化痰藥,應用支氣管擴張劑等,但效果並不理想,而且患者反復運用抗生素經常造成耐藥,最後面臨無藥可用的窘境。

巫裔看中醫調補身體

他強調,對於這種疾病,中醫往往採用“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的原則,急性期運用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等治則,減少或不用抗生素和西藥化痰藥。而緩解期則大力運用中藥補氣、補肺、補腎,提高機體免疫力,改善心肺功能,預防感染和哮喘再次發作,只要患者耐心治療,一般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有一位80多歲的患者,2年前他因慢阻肺諮詢了西醫和接受治療,但一直都沒有好轉,隨後家人把他轉介來這裡開藥調理,從起初的反复急性發作到目前病情穩定、氣喘改善、體能加強,生活質量大大提升,證明了中藥調理不僅可改善病情,也讓壽命獲得延長。”

“此外,還有一位馬來同胞,我的助理戲稱他為‘鐵粉’。近2至3年來,每隔半個月或1個月就來就診取藥,調補身體。因考慮到長期服藥也造成一定的經濟負擔,曾善意勸告他可暫停服藥觀察。”

“但他卻表示,這點負擔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現在很少發病,即使發病服中藥後均能控制,與以前時常住院搶救治療相比,我好了很多。 這都是一些在我這裡的病例,主要是說明中西醫合併治療是可行的。”

不光治療 中醫重視養生防病

劉曉航談及中醫就必須要提及養生,因此與大家分享一下中醫養生之道,記得2007年他在第七次世界傳統醫學大會上也發過言,那次的主題是“中醫藥抗衰老和中醫養生之道”。

他在演講中強調了中醫文化,不光是治病,更重視養生防病、“治未病”,更鼓勵人們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

他舉了中國歷史上皇帝的例子。看看中國歷史上的皇帝,普遍平均壽命在40餘歲,照理他們在物質上可享有眾多的山珍海味或補品,理應是最健康的人,可是恰恰適得其反。

宮廷內的勾心鬥角,不節制的生活方式,讓身體嚴重透支,再加上缺乏鍛煉,因此健康早早亮起紅燈,只有清朝時代的乾隆皇帝把養生之道貫徹在生活中,不抽鴉片、勤政、保持騎射鍛煉等,最終成為歷史上長壽老人的典範。

“這些年來,我為患者看診之餘,也把中醫養生之道與他們分享,包括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如熬夜、不鍛煉或放縱飲食等。由於我自己身體力行活出健康生活,不抽煙、不飲酒及常年鍛煉身體,因此與患者分享時也更具有說服力。”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之路,老化也是無法避免的事,既然如此,活得健康、優雅老化就顯得有必要,而結合中西醫方式,保持順其自然、不逆天而行、早睡早起、心態平衡、營養均衡、勞動鍛煉等,健康自然來。”

各具優勢 互補讓更多病人受惠

劉曉航提醒,除了要不斷增進本身的醫術水平,更重要是以身作則把養生之道活出來,讓患者有個明確榜樣。至於在中西醫結合治療這條路上,中醫必須更認識西醫,西醫也要多了解中醫,只要大家是客觀地對待、多交流,西醫有其優勢,中醫亦有其奧妙,只要互補未來肯定可以越走越光明,而最終受惠的就是患者。

政府規定中醫不可用西藥

他提到,中國雖然在中西醫結合治療方面做得很好,領先於世界,也廣受公眾的歡迎,但其實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

“由於中國的中醫在學校時就接受了一定的西醫知識訓練,他們可以開西藥,可以做各種西醫檢查,甚至可以動手術,這讓中國的中醫有強烈的‘西化’傾向,對於相當多的年輕醫生,他們可能不願研究中醫,不願意首選中藥治療,因此,行政管理部門常為中醫醫院的中醫藥使用率不高而發愁。”

“去年,我回返我原先工作的江蘇省中醫院探訪,與院長談話中,他得知我作為一名西醫學畢業生在大馬15年間,純粹應用中醫治療取得不錯的成績時大為感慨,馬上要求我回馬前趕緊為醫院的中、青年骨乾和博士後學生宣講一課,介紹我在大馬的行醫經驗。”

“在我講座時教室座無虛席,還有人站着聽。我當時坦言應當感謝馬來西亞政府,因為政府規定中醫不可用西藥,為了取得較好的療效,這就逼得我必須不斷鑽研,經常讀書思考,以應對疑難雜症。中醫其實不難,它是一個經驗積累的過程,只要認真對待患者,多動腦筋,多學習,醫術水平必能進步。”

他強調一點,中醫是個慢郎中,它需要逐漸去調理,絕非三五天就見效,在出現急診時,用上西藥無可厚非,但它的療效持續不長,反之中藥若對症下藥,只要出現不痛了或好轉了,那療效的持續性將會比較長,因為當中藥已調整人體的氣血陰陽,若加上改變生活習慣,很大可能就可以痊癒。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