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國內

全民抗疫拼經濟共克時艱 華總盼預算案續助貧扶弱政策

(八打靈再也26日訊)華總會長丹斯里吳添泉建議,政府在面對冠病疫情持續肆虐的嚴峻挑戰下,應增加“防疫抗疫”、“疫後經濟發展”以及“部門機構標準作業新常態”三大新元素,在財政預算案中撥出預算所需的開支,未雨綢繆。

他也建議,在三大元素的“防疫抗疫”方面,政府應該撥款推出“全民疫苗”計劃,配合預料將在今年杪或明年初應市的疫苗,為全民提供免費或是低廉可負擔的疫苗接種安排。

Advertisement

他說,即將提呈國會的明年度財政預算案將是一份历史性的“抗疫預算案”,政府可在延續“關懷人民”的一系列計劃下,通過審時度勢,繼續採取經濟振興配套,推出親商親民,助貧扶弱的政策,通過全民抗疫、拼經濟共克時艱。

“不論是對全球、區域或是我國而言,明年肯定是充滿不確定性和更具挑戰的一年,尤其是全球化經貿、人流往來和地緣政治經濟所帶來的各種沖擊下,再加上國家面對第三波疫情帶來的‘有條件或加強條件管制’下,擬定中的國家財政預算案,除了備受關註,更必須在內憂外患中具備安內攮外策略和功能。”

他也希望朝野政治集團或政治人物在此非常時期,把政治角力降溫或冷卻,以國為本,以民為重,並以身作則。

針對將在下月提呈國會的國家明年度財政預算案,華總之前通過各州屬會和多個管道,經收集和聆聽後,整理出以下涉及各領域的建議報告,並提呈予政府:

ADVERTISEMENT

·政治領域

致力維持和確保健全穩定民主政治,是最絕對和最重要的治國和建國元素。尤其是當前國家正面對嚴峻冠病疫情沖擊,人命、企業和就業生態受威脅和破壞,國家經濟陷入萎縮,全民和企業都在力挽狂瀾的關鍵性時刻,政治人物和支持者各造應高度克制,避免極端和無謂的政治叫囂、挑釁和角力,朝野間應理性問政和處理問題,以國家和人民利益為最大依歸,維持穩定的政治,共克時艱。

·經濟領域

1:建議政府全面調低個人和企業所得稅,協助減輕繳稅群體的經濟壓力和生產成本,鼓勵增產,加強內需,刺激消費,帶動市場。

2:對政府之前採取的一系列協助企業界措施,尤其是工資補貼、暫緩還貸、中小企業和零工經濟領域的低息和免息貸款,稅務優惠與國行減息等表示歡迎,隨著疫情持續,尤其是最近國內一些州屬和地區被列為紅區後,希望政府能夠關註這些地區的經濟領域,尤其是旅游、酒店、大型宴會廳的餐飲業、廣場和娛樂休閑領域、服務業、建築業、房產業、自僱人士和零工經濟等,為業者和涉及員工們,繼續提供支援,例如自動延長業者的暫緩還貸計劃(無需針對性個案處理)和工資補貼等,協助業者度過難關。

3:原訂在今年國會提呈的第十二大馬計劃,因疫情沖擊將推遲至明年初,但預算案仍需為這項配合國家邁向“共享繁榮願景”而推出的五年發展計劃做出準備,確保國家各領域發展能夠根據規劃與預期順序落實。

4:經過擱置、談判和展延後,政府應確保國家重型發展計劃在明年獲得持續落實與推進,包括複工中的東海岸鐵路、準備重啓的泛婆羅州大道、訂期明年動工的柔新輕快鐵、預期明年落實的大馬城以及今年杪將與新加坡重新商議的隆新高鐵計劃等,從中帶動周邊城鎮和各領域的經貿發展。

5:配合“購買國貨運動”,建議為本地廠商提供稅務獎勵,生產價廉物美國貨,協助廠商促銷,拓展海外市場。政府首長和部門機構應以身作則,全面使用國貨,包括以國產車列為官車在內。

6:加強招商引資,尤其是擁有先進技術和豐厚實力的中資方面,通過“一帶一路”,馬中關丹產業園、大馬城和森林城市等合作項目,致力引進更多中資入駐我國,從中帶動和促進經濟成長,並為人民提供優質就業機會。

7:重啓擱置多時的“第二家園”計劃,通過引進外國“精英公民”前來我國居住和置產消費,引進外匯和專才,加速政府振興經濟的步伐,協助帶動國家經濟成長。

8:建議政府繼續要求國油公司提供額外的“特別股息”以協助紓解國庫壓力。占了政府15%收入的國油公司在去年向政府派息高達540億令吉,其中的300億令吉是給予政府的一次性“特別股息”讓政府應付財務開支。盡管今年國際原油價格持續波動導致國油面對挑戰,但作為一家財務穩定的政府官聯公司,尤其是今年發行260億令吉的債券獲得良好反應後,政府應該繼續要求國油提供應合理的利息,包括“特別股息”在內。

9:政府應加大力度促銷棕油出口,從中引進更多外匯,協助穩定馬幣,尤其是深具潛能的中國與印度市場,政府也應該加強國際宣傳戰略,化解一些西方國家對棕油展開的不利輿論,同時考慮以棕油通過“物物交換”方式,和相關國家對接工程與其他經貿項目合作。

10:建議政府通過更多獎掖政策提高國內糧食自供的同時,減少進口並增加出口,以加速農業領域發展,穩定價格並增加外匯收入。在這方面,政府除了一向來給予小園主、漁民和稻農各類津貼援助之外,也應恢複之前給予菜農和果農的生產獎勵津貼,協助與鼓勵業者提升產量。

·文化領域

1:原本在今年推出的“馬中文化旅游年”,因冠病疫情肆虐而展延,期望能夠在明年疫情受控好轉後重新啓動,除了加強馬中兩國文化交流,也帶動旅游業,協助引進外匯。這方面,政府應該做好相關準備和撥款,並希望能夠在明年加速加大落實。

2:預算案應制度化撥款供各族民間團體推動文化藝術工作,包括每年由華總主催,各州華堂屬會承辦的年度全國華人文化節;全國舞蹈節;廿四節令鼓觀摩;大專青生活營;各類文學創作比賽等,以減輕民間團體協助政府推動國家文化的財務負擔。

3:籲請中央政府制度化撥款資助各族民間團體設立的文物館、博物館和历史景區導覽與文史研究活動等,包括由華總設立的“馬來西亞華人博物館”在內,以減輕有關團體負擔,並鼓勵民間團體協助政府維護和推廣全民文史和文物的發展。

·教育領域

1:過去兩年來,政府都連續撥款資助國內所有獨中,即2019年的1200萬令吉以及今年的1500萬令吉,希望政府在明年度財政預算案中,同樣為獨中帶來制度化撥款,並希望能夠增加有關的幅度。

2:政府過去也一連兩年撥款給3所華社民辦大專院校,即南方大學學院、新紀元大學學院以及韓江大學學院(每所200萬令吉),希望來年也能夠撥款資助。

3:政府也必須確保華小與國民型中學,繼續獲得制度化與合理的撥款。

4:華小的遷校和增建計劃必須根據華裔人口和華社整體需要繼續落實,政府也必須準備所需的遷校、建校及軟硬體設備撥款,確保水到渠成。

5:行管令期間展開的網線教學和電子教務計劃,突出了國內一些鄉區網絡設備,包括速度和涵蓋率無法應付需求的弱點,也顯示出國家朝向線上教育所面對的技術與設備阻力,甚至教職員的培訓在內,都必須獲得加強與提升,這方面,政府應增加撥款從速推行和改善。

6:在行管令實施,以及線上教學期間,政府大學應該繼續下調學費和雜費等,同時鼓勵私人大專院校採取相應措施,協助減輕人民或家長在疫情打擊後所面對的經濟負擔。

7:進一步放寬高等教育基金的申請(家庭收入)條件,讓更多中低階層家庭子弟申請獲全額的貸款,協助彼等完成大專教育。

8:除了延長暫緩攤還高等教育基金貸款,政府也應考慮恢複過去為一次性、或在短期內繳清貸款的畢業生提供最高20%(或提供更高)的折扣優待,以鼓勵有能力的畢業生還貸。

·防疫抗疫領域

1:提供足夠撥款全面引進疫苗,盡速推出“全民疫苗”計劃。

2:明年相信還是處在抗疫的一年,建議政府繼續加強公共衛生和醫療領域,尤其是防疫和抗疫方面充足的撥款,提供足夠的醫護人力與設備,以完成历史上空前的抗疫使命。

3:一旦重新實施行動管制令(PKP)的話,政府有必要再次推出“關懷人民振興經濟配套”與一系列生活援助津貼。

·疫後領域

1:政府應準備啓動“疫後行動大藍圖”,引領企業商家和人民迎向日常生活起居和國家各領域發展的“疫後新常態”。

2:政府部門機構應繼續擬就和落實“疫後標準作業程序”,包括必要下的居家作業流程在內,提升電子政府、無紙張作業、線上服務等績效,節省營運成本,提高作業質量與水平。

3:政府須確保本月生效,為期兩年的“2020年減低冠病疫情沖擊臨時措施法案”(RUU Covid-19)獲得良好有效執行,以讓受冠病疫情影嚮,而面臨經濟困難的個人和公司受益。

4:建議政府加強“疫後經濟”建設工作,繼續為企業商家提供包括稅務優惠或減免在內的鼓勵性和刺激性親商經濟政策,例如目前實施中的房產交易豁免印花稅,本地組裝車將豁免100%銷售稅以及進口車則豁免50%銷售稅以及人力資源發展基金免稅額,等,也可以考慮在明年再延長至少半年,以刺激內需、消費市場和協助減輕企業成本。

·其他領域

1:希望政府在明年預算案中,能夠繼續關懷人民,持續關註中低階層生活方向和處境,為人民提供更就業機會的同時,也提升家庭收入,減少家債,讓人民擁有更多幸福感。

2:再延長至少半年電費、過路費、公交月票折扣優惠,協助減輕人民生活基本開銷。

3:增加個人所得稅減免項目,如為個人或家人購置防疫用具、檢測和所需費用(至少1000令吉數額)。

4:增加個人所得稅減免項目數額頂限,如健康檢驗從現有500令吉增加到2000令吉;未滿18歲子女以及滿18歲以上全職就讀子女各2000令吉增加到5000令吉;滿18歲以上在國內外大專深造子女的8000令吉增加到1萬4000令吉。

5:建議把個人所得稅減免項目中的“父母醫療支出”(最高5000令吉)和“奉養父母”(每人1500令吉,最高3000令吉)分開;並把最高5000令吉增加到1萬令吉,最高3000令吉增加到5000令吉。

·總結

今年的國家經濟狀況因疫情而大受打擊,財政赤字會在5.5%到6%之間,尤其是政府先後推出了總值3050億令吉,相等於占國家生產總值20%的經濟振興配套之後,已導致債務對國內生產總值的上限,從之前的53%提高到60%。這也意味,明年將面對財政赤字的相應提高,以及所帶來的一系列更多挑戰。

除了疫情和政治,預算案在今年飽受負成長後,明年要如何重新振作,爭取低成長所帶來了“複蘇陣痛”,對外除了必須看世界整體經濟宏觀,疫情是否好轉受控;對內也要看人為政局發展和配合是否到位,可說是缺一不可。

無論如何,政府必須在財務管控上採取更嚴謹的政策和計劃,在面對赤字的同時,必須持續擴大內需,開源節流,同時更精明理財,以朝向低成長的願景。

壓平疫情曲線,朝向收支平衡,將是從明年開始,未來幾年內國家財政預算案的最終目標。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