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防疫須知】港大2專家解剖 為何新冠病毒如此兇猛?

(香港訊)2003年SARS、2012年MERS(中東呼吸綜合症),到今天的COVID-19,在過去10多年,冠狀病毒一次又一次帶來嚴重、致命的傳染病。

Advertisement

其中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自去年尾在中國湖北省爆發以來,至今已蔓延超過200國家及地區,世界衛生組織在3月11日宣布“全球大流行”(pandemic)。

為何新冠病毒接連對人類健康造成威脅?往後是否還會有新的冠狀病毒出現?

ADVERTISEMENT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臨床助理教授薛達指出,目前已知有7種與人類有關的冠狀病毒,其中4種較常見,會引起輕微上呼吸道感染,包括HCoV-229E、HCoV-NL63、HCoV-OC43、HCoV-HKU1,可引起流鼻水、喉嚨痛等症狀;另外3種原為動物冠狀病毒,累積基因突變後入侵人體引致嚴重感染,並可“人傳人”,包括SARS、MERS、COVID-19。

與人類和平共處數百年

冠狀病毒與人類“和平”共處一段很長的時間,科學家推算,較溫和的HCoV-NL63和HCoV-229E,分別約在500至800年前和200年前出現。為何新品種的冠狀病毒如此兇猛?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香港病理學專科學院委員賴貫之估計,現時常見的人類冠狀病毒,可能在幾百年前曾經大流行,引致嚴重疾病,只是當時未有診斷,而病毒亦慢慢變成現在與人類共存。

越多人感染

消失機率越小

由SARS、MERS,到今天的COVID-19,接連帶來致命威脅。

同樣是來自動物傳人的冠狀病毒,為何SARS會消失,而COVID-19卻大規模傳播?

“如果你是一隻病毒,想在人類之中繼續生存的話,你應該要怎樣做呢?在傳開之前,你已經殺掉宿主的話,這樣已經失敗了!”賴貫之認為,SARS“失敗”在於其病徵比較嚴重,而且在有病徵的時候才具傳染力;新型冠狀病毒的“成功”,反而是因為沒那麼致命,加上在病徵輕微甚至沒有病徵的情況下,感染者可將病毒傳染給別人而不自知。

病徵輕微反導致廣傳

薛達補充,SARS之所以能夠“消失”,原因是成功堵截病毒源頭,而且病徵較明顯,可及早發現和隔離患者。另外,天氣回暖亦是SARS銷聲匿跡的其中一個因素。

理論上,冠狀病毒在溫度高的環境下,傳染力減弱。有人認為夏天來臨時,新冠疫情可望結束。然而,“當愈來愈多人感染,病毒完全消失的機率愈小。”對於是次疫情在夏天完結並不樂觀,加上當北半球夏天開始時,位於南半球的澳洲、南美地區則是冬天,疫情可能在當地爆發。

未來還會出現新病毒

即使捱過COVID-19一疫,賴貫之和薛達均認為,未來還會繼續出現新的冠狀病毒。人口密集、全球暖化、森林開伐,令人與動物之間隔離縮短,新病毒出現的機率因而增加。

蝙蝠原本居住的地方被人類砍伐,因而遷往其他地方,並感染新的宿主。氣候變化令到生態改變,新的宿主和新的病毒就會相遇,又有可能出現大爆發。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