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明周刊副刊

【這裡那裡】一級一級 走進沒有光的所在

冬日天黑得早,我們必須趁太陽從海平線上消失之前,到本福寺去看看安藤忠雄設計的水禦堂,因為你知道,安藤忠雄是個擅於雕刻時光的建築詩人,光,是他的作品最常用的自然元素之一。

從本福寺到水禦堂,必須走一段路,行經一片面朝大阪灣的墓園,然後向左轉入一條樹木夾道的小徑,就會來到一面清水混泥土牆,牆上開了一個長方形的洞口,穿過洞口,走進一彎一直兩堵混凝土牆之間,踩踏碎石,繞牆而行,視野豁然開闊,橢圓形的蓮池攤在眼前,蓮池的另一邊是樹林、民宅和山陵。可惜這是冬天,池裡不見蓮花踪影,連蓮葉都沒有,就算是枯萎了的蓮花和蓮葉也好,其實我更喜歡枯萎了的蓮花和蓮葉,枯萎就意味著它們曾經存在。

Advertisement

水禦堂就在蓮池之下,而這,就是水禦堂令我念念不忘的地方。這樣一個設計概念其實跟直島的地中美術館是一樣的。不同的是,進入地中美術館的方式是漸進式的,所以走到地底下的感覺,並沒有進入水禦堂那麼強烈。水禦堂是因為那片蓮池起了很大關係,它製造了一種拾級而下走進水中的錯覺。

彷彿一級一級,走進沒有光的所在。兩邊都是冰冷的清水混凝土牆,頭頂僅有一塊天空,越往下走,光線越弱,感覺確實像是通往黑暗。其實還是有光。但你必須沿著環形通道慢慢前進,牆面則由令人覺得溫暖的木頭取而代之,循著通道彼端傳來的紅光繼續前行,行經供奉佛像的大殿,繞到大殿後面,就會看見陽光透過朱紅格窗照射進來,紅色的光暈使得氛圍更顯神秘、莊嚴。

真的好小好小。雖然啟程之前已經讀過資料,都說水禦堂非常小,來到現場,發現竟然比想像中還要小,幾分鐘就走完了,然而看是看不完的,因為光影分分秒秒都不一樣,這也是安藤忠雄的建築設計最讓我著迷的地方。照射進來的陽光,時而增強,時而轉弱,投在地上的影子,時而加深,時而減淡,就足夠讓我恍惚了半晌。

傳統宗教場所的建築設計都是循著階梯向上進入內部,藉以像徵靈性的提升和真理的接近,然而水禦堂的設計卻是反其道而行,這樣一個構想曾經遭到本福寺僧侶一致反對,他們首先無法接受佛堂沒有外觀,水池置於屋頂更是不可理喻。我想起了光之教堂也是如此,他把本來高高在上的聖壇放在最低,低到塵埃里。我又想起日本舞踏始祖土方巽一反西方舞蹈向上延伸的傳統,轉而向下紮根,他認為舞踏的所有力量來自我們雙腿,而且比起天空,我們更加接近土地。安藤忠雄的水禦堂和光之教堂不但接近土地,甚至深入土地,我覺得是他本人在大自然面前的謙卑,畢竟到最後,我們每個人終是要塵歸塵土歸土。

ADVERTISEMENT

日本傳統寺院多是木構建築,對稱,中正,和諧。安藤忠雄設計水禦堂時,則用現代的建築語言去探索並且重現佛教真正的本質。從本福寺到水禦堂這一段路,目的在於讓參觀者心靈沉殿,這跟豊島美術館讓參觀者繞著山丘而行才能抵達入口處的構想是一樣的,說不定後者就是從水禦堂得到了啟發。蓮花是佛教中常見的一個意象,蓮花出於污泥而不染,而人也可以從各種苦難之中感悟。參觀者拾級而下走入水中,又拾級而上破水而出,則像徵了淨化,也像徵了重生。大殿的環狀外牆則像徵了輪迴循環不息,而大殿的靜謐與祥和令人深思,涅槃無法超然輪迴之外,涅槃其實就在輪迴之中。

(文/ 圖:野東西)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